检务指南 首页/ 检务指南/

“爱”护之路 “益”不容辞 ---记爱辉区人民检察院“爱益”公益诉讼团队

时间:2023-12-05

来源:爱辉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赵鹏海

录入:张松岩

审核:于洋

【字体:  
  在爱辉区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穿梭于大街小巷,行走于山河林田。他们常关注一些“无人问津”的小事,空气土地河流、食品药品等词汇常出现在他们的办案日志里。他们,就是爱辉区人民检察院“爱益”公益诉讼团队。 
  “爱益”公益诉讼团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以保护爱辉生态环境为担当使命,踔厉奋发,探索创新,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及认可,展现了爱辉检察所具有的时代风采。 
  团队依托“刑事+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模式,发挥专业化强的特点,在办理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诉讼案件,同步办理刑事案件,运用案件线索移送、分析、反馈一体化共享机制,双向互补,切实履行行刑双向衔接机制,有效解决了以往公益诉讼线索匮乏问题,办理的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同比上升幅度大,全市排名靠前。
  “益心”问计,尽职守护,精准监督
  公益诉讼检察重在“精准性”、“规范性”,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独特制度价值。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工作中,助推依法行政,发挥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团队检察官在下乡走访中发现,每年大量外来牲畜未经检验检疫进入爱辉区,过度无序放牧超过草原承载能力,对生态环境、本地畜牧养殖、牲畜疾病预防、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爱益团队开展公益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深入乡镇实地探查及时调查取证,形成工作汇报至本级党委及上级院,团队成员想在前、做在前,群策群力,针对外来牲畜违规放牧问题制定《爱辉区草畜平衡和管理外来放牧二十条措施》,将情况汇报分析归纳形成具体的制度措施,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决策参考。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履行监管义务,开展综合治理,达到了草蓄平衡、草原生态环境修复目的。针对爱辉区地域特点,率先在此领域开展公益监督工作,得到省院认可,并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地区部署开展违法放牧危害生态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办案取得开创性突破。
  “益心”担当,办案求精,提质增效
  爱益”团队把品牌的创建贯穿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以机制创新助推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的全面提升,用敬业的态度、极致的“工匠精神”、过硬的专业本领,突出抓好法定领域办案工作,守好国土国财保护等领域“主阵地”。团队在办理一起国财案件,发现涉案国有财产数据异常。经分析研判决定立案调查,爱益团队联合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召开了国有财产专题工作调查协调会议,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并明确下步具体工作措施,通过对国财系统进行分析与筛查,开展实地核实与调查询问,帮助相关行政机关加强堵塞国有财产制度的漏洞,并持续跟进监督。团队组织公开听证会,提高国有财产保护意识,切实防止国有财产流失,共挽回国有财产316万元。联合多部门举行国有财产保护的警示教育会,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工作,督促职能部门严格监管,落实国有财产保护制度。
  “益心”守护,增殖放流,综合治理
  “爱益”公益诉讼团队在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中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修复,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最大化地促使受到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及时救济。针对危害生态环境案件,将当事人的民事赔偿情况纳入刑事犯罪评价体系,促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补植复绿、矿山修复和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办一个案件,修复一片生态”的司法保护效果。如爱益团队近期组织7名在禁渔期、禁渔区内,采用非法捕鱼工具捕捞各类水产品被不起诉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通过公开听证听取各方意见后,联合相关行政部门与7名被不起诉人向黑龙江投放鲢鱼苗500万尾,草鱼苗160万尾,规格≥5cm的施氏鲟幼苗7万尾,同时在《黑河日报》进行了公示,进一步践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工作新模式,被人民法治网﹑黑龙江省检察院﹑黑河市检察院等多家主流媒体和客户端刊发报道。
  聚沙成塔,精彩尽现。大美爱辉,是“爱益”公益诉讼团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坚守。团队全体成员将进一步更新理念、勇于开拓、切实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用检察力量保护爱辉的每一抹绿、每一片蓝。
 

联系地址: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检察院 邮编:164300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0574号-2